性味与归经: 苦、甘,微寒。归肺、心经。 功能与主治: 清热润肺,化痰止咳,散结消痈。用于肺热燥咳,干咳少痰,阴虚劳嗽,痰中带血,瘰疬,乳痈,肺痈。 用法与用量: 3~10g;研粉冲服,一次1~2g。 注意: 不宜与川乌、制川乌、草乌、制草乌、附子同用。 100 克/瓶 浓缩颗粒
性味与归经: 甘、微苦,寒。归肺、胃、大肠经。 功能与主治: 清热涤痰,宽胸散结,润燥滑肠。用于肺热咳嗽,痰浊黄稠,胸痹心痛,结胸痞满,乳痈,肺痈,肠痈,大便秘结。 用法与用量: 9~15g。 注意: 不宜与川乌、制川乌、草乌、制草乌、附子同用。 100 克/瓶 浓缩颗粒
性味与归经: 甘,寒。归肺、胃经。 功能与主治: 清热化痰,利气宽胸。用于痰热咳嗽,胸闷胁痛。 用法与用量: 6~10g。 注意: 不宜与川乌、制川乌、草乌、制草乌、附子同用。 100 克/瓶 浓缩颗粒
性味与归经: 甘,寒。归肺、胃、大肠经。 功能与主治: 润肺化痰,滑肠通便。用于燥咳痰黏,肠燥便秘。 用法与用量: 9~15g。 注意: 不宜与川乌、制川乌、草乌、制草乌、附子同用。 100 克/瓶 浓缩颗粒
性味与归经: 苦、咸,寒。归肺、肾、胃经。 功能与主治: 清热化痰,软坚散结,制酸止痛;外用收湿敛疮。用于痰火咳嗽,胸胁疼痛,痰中带血,瘰疬瘿瘤,胃痛吞酸;外治湿疹,烫伤。 用法与用量: 6~15g,先煎,蛤粉包煎。外用适量,研极细粉撒布或油调后敷患处。 100 克/瓶 浓缩颗粒
性味与归经: 苦、咸,寒。归肝、胃、肾经。 功能与主治: 消痰软坚散结,利水消肿。用于瘿瘤,瘰疬,睾丸肿痛,痰饮水肿。 用法与用量: 6~12g。 注意: 不宜与甘草同用。 100 克/瓶 浓缩颗粒
性味与归经: 咸,寒。归肝、胃、肾经。 功能与主治: 消痰软坚散结,利水消肿。用于瘿瘤,瘰疬,睾丸肿痛,痰饮水肿。 用法与用量: 6~12g。 100 克/瓶 浓缩颗粒
性味与归经: 甘,寒。归肺、大肠经 功能与主治: 清热润肺,利咽解毒,润肠通便。用于肺热声哑,干咳无痰,咽喉干痛,热结便闭,头痛目赤 用法与用量: 2~3枚,沸水泡服或煎服。 100 克/瓶 浓缩颗粒
性味与归经: 苦、辛,微寒。归肺经。 功能与主治: 降气化痰,散风清热。用于痰热喘满,略痰黄稠,风热咳嗽痰多。 用法与用量: 3~10g。 100 克/瓶 浓缩颗粒
性味与归经: 甘,寒。归心、肝经。 功能与主治: 清热豁痰,凉心定惊。用于热病神昏,中风痰迷,小儿痰热惊痫、抽搐、夜啼。 用法与用量: 3~9g。常入丸、散剂。 100 克/瓶 浓缩颗粒
性味与归经: 苦,寒。归肺、心经。 功能与主治: 清热化痰止咳,解毒散结消痈。用于风热咳嗽,痰火咳嗽,肺痈,乳痈,瘰疬,疮毒。 用法与用量: 5~10g。 注意: 不宜与川乌、制川乌、草乌、制草乌、附子同用。 100 克/瓶 浓缩颗粒
性味与归经: 甘,微寒。归肺、胃、心、胆经。 功能与主治: 清热化痰,除烦,止呕。用于痰热咳嗽,胆火挟痰,惊悸不宁,心烦失眠,中风痰迷,舌强不语,胃热呕吐,妊娠恶阻,胎动不安。 用法与用量: 5~10g。 100 克/瓶 浓缩颗粒